• 万利国际官网

    代码: 300298

    脚上出现6个信号,是身体在“报警”,请立即就医,别拖成糖尿病足!

    发布时间:2025-08-19 00:00:00
    浏览量 : 10
    老李低头看着自己左脚外侧那个不起眼的小破口,起初连疼都不太明显。他照常下地干活,只当是个寻常擦伤。
    但日子一天天过去,伤口非但不见收敛愈合,反而日渐扩大,渗出污秽,最后竟连骨头都隐约可见…当医生严肃地告诉他必须截肢以保命时,老李的世界轰然崩塌。
    这并非孤例,在我国庞大的糖尿病患者群体中,糖尿病足的阴影从未远离,它是导致非创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,早期识别身体发出的“报警”信号,是挽救双脚的关键。
    双脚是身体的基石,却常常被我们忽视。
    当高血糖悄然侵蚀我们的血管与神经时,双脚会发出最原始的求救信号,以下六个异常变化,需高度警惕:

    1 皮肤颜色与温度异常

    健康的脚掌应呈现自然肤色。若发现双脚持续苍白、发紫,或呈现异常的暗红,都暗示着血液循环的严重障碍。

    同时,触摸脚部,若感觉冰凉如浸寒水,或某一区域异常灼热,都是微小血管在高血糖持续攻击下功能失调的明确征兆。

    2 麻木、刺痛或感觉异常

    脚部仿佛裹了层厚棉絮,对触碰、温度变化例如冷热水的刺激等变得迟钝甚至毫无知觉;或是毫无来由地出现针刺、灼烧、蚂蚁爬行般的异样感觉。

    这并非老化使然,而是高血糖的毒性正在蚕食你的周围神经,使保护性的痛觉警报失灵。

    3 小伤口经久不愈

    脚上一个小小的水泡、一处轻微的擦伤、甚至剪指甲时的不慎小伤口,超过两周仍不见好转迹象,甚至逐渐扩大、加深、渗液、发黑、发出异味。

    这是糖尿病足最具标志性的危险信号!高血糖环境摧毁了免疫细胞的战斗力,阻碍了新生组织的修复能力。

    4 趾甲变形或增厚

    趾甲并非孤立存在。若发现趾甲明显增厚如瓦,颜色变得浑浊发黄发灰,或形状扭曲变形,这常常提示真菌感染已悄然扎根。

    在高血糖滋养的温床中,这类感染顽固难愈,成为足部溃烂的潜在起点。

    5 足部形态改变

    朋友们仔细观察足弓,是否变得异常高耸?脚趾是否开始不受控地弯曲如爪(爪形趾)?大脚趾关节是否异常膨大变形?

    这些改变绝非仅仅是骨骼问题,可能是因为长期神经与肌肉损伤后足部结构的崩塌,畸形的受力点将可能成为未来溃疡的高发地。

    6 不明原因肿胀

    排除外伤、劳累等因素后,双脚或脚踝若出现持续或反复的肿胀,按之凹陷难复。

    这肿胀背后,可能是心脏负担加重、肾脏功能受累或下肢血管回流严重受阻,每一滴滞留的液体都在加重组织的脆弱性。

    当以上信号出现,尤其是多个信号并存,或伤口持续不愈合超过三天,建议朋友们立即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,挂内分泌科或糖尿病足专科门诊。早期干预,是避免截肢悲剧的黄金窗口。

    预防糖尿病足,重在未雨绸缪。

    建议糖友们可以每日足部自检,养成习惯,在光线充足处,细心检查双脚、脚趾缝、足底是否有前述的任何异常信号。 

    每日用温水(低于37℃,务必用手腕内侧先试温!)清洗双脚,彻底擦干,尤其趾缝。

    在皮肤干燥处涂抹无刺激润肤霜,但避开趾缝;趾甲平直修剪,勿剪过深或抠剪两侧;老茧、鸡眼应交由专业医护人员处理。

    平日里选择合脚、透气、支撑良好的鞋子,穿鞋前检查鞋内有无异物;每日更换干净、吸汗、无接缝或接缝光滑的棉袜,夏日也勿赤脚行走。

    日常也要勤加监测血糖,血糖稳定是预防一切并发症的基础。